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丁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________调节。若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3)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下图1表示将人的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
杂种细胞系 |
||||||
![]() |
A |
B |
C |
D |
E |
|
人体基因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人体染色体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I.请据图1和表1回答问题:
(1)图1中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至少写出两种),再用特定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种细胞。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培养过程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3)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鼠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种。
(4)据表1推测,第2染色体上有第基因,可进一步证明萨顿的假说(萨顿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正确的。人体中,第1基因和第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 。
(2)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和。
(3)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 。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下图中A、B是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多的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即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观察图中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中(填字母)是黏液腺细胞,其细胞器中,特别发达,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粘住灰尘、细菌,湿润气管。
(2)纤毛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
(3)与所有上皮细胞一样,呼吸道上皮细胞也不断衰老、脱落,并被底部向上推进的新细胞所代替,图中C、D细胞位于A、B的底部且无突出特征,它们均属于未分化的细胞,其中(填字母)细胞可能分化为纤毛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名称是 __________,化学本质是。
(2)当体内缺乏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3)人遭遇寒冷环境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这种生理过程调节方式是______。
(4)依据上图如要促进雌性动物提前发情,可使用激素。
(5)请用健康老鼠80只(雌雄各半)、 低中高三种浓度的雄激素溶液和必备的材料、试剂等进行实验设计,探究浓度不同的雄激素对老鼠性腺大小的影响。
①分组时应将雄性老
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
②定时定量给A、B、C、D四组分别注射适量的,各组老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雄鼠睾丸大小, 并。
④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说明;
若 ,说明。
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在持续高血糖剌激下,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量立即增加,5min内可增加10倍,所释放的激素主要来源于胰岛B细胞内贮藏的激素;
第二阶段:5〜15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15min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再次增多,在2~3h达到高峰,并持续较长的时间,分泌速率也远大于第一阶段。这主要是胰岛素基因大量表达的结果;
第四阶段:倘若高血糖持续一周左右,胰岛素的分泌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这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剌激胰岛B细胞增殖所致。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第一阶段释放的激素主要是贮藏于胰
岛B细胞内的激素。这些激素很可能贮藏于________ (细胞器)中,首先分泌进入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阶段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中,从细胞核来到细胞质中的物质是________,从核糖体进入内质网的物质严格地说是________。
(3)在第四阶段,胰岛B细胞的增殖方式是________,该增殖方式的后期细胞中最多含有X染色体________条。
(4)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下三种变化:①继续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②暂停分裂,但仍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胰岛B细胞最可能属于上述三种变化中的哪一类型?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5)若某人患有自身免疫病,产生的抗体破坏了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则与正常人相比,病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将_________。
(6)已知胰岛B细胞的活动还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则在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胰岛B细胞属于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