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__次,之后酶活力明显下降。
(4)固定小麦酯酶采用双重固定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
蒙古栎 |
杨 |
红松 |
白桦 |
未分解叶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叶 |
7.20 |
9.42 |
8.71 |
5.23 |
①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最为喜好。由此说明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
人α-1-抗胰蛋白酶是治疗先天性肺纤维化囊肿、肺气肿以及呼吸窘迫综合症、特异性皮炎等疾病的特效药物。2001年,我国首例4只转有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在北京顺义诞生,填补了我国α-1-抗胰蛋白酶药物市场的空白。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外,构建人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表达载体时,用到的工具有。
(2)采用法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然后将受精卵移入中继续培养得到早期胚胎,然后将其移植入受体母体的子宫。
(3)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获得同卵双胎都需对胚胎进行分割,二者分割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若获得同卵双胎,则需。
(4)检测人α-1-抗胰蛋白酶基因是否插入到染色体上,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方法是。
(5)在掌握培育转基因羊技术之前,生产人α-1-抗胰蛋白酶常用的方法是细胞工程或发酵工程。培育出转基因羊后,可以在羊奶或羊尿中分离出该药物。与此相比,试述细胞工程或发酵工程的不足之处。。
榨制果汁时用到果胶酶,而果胶酶可在霉菌、酵母菌及细菌中提取。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指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至少写出两种)
(2)榨制果汁前,要将果胶酶与果泥混匀保温,目的是;过滤后要用果胶酶处理果汁,目的是。
(3)若既考虑缩短反应时间,又考虑成本,使用果胶酶时,除了控制好温度、pH等外界环境条件,还应该掌握好。
(4)若想分离出含有高活性果胶酶的优质酵母菌,需进行酵母菌的纯化。
①配制培养基时,除需提供水、无机盐等主要的营养物质外,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及特殊营养物质的需求。为筛选含有高活性果胶酶的优质酵母菌,应该用作唯一碳源。
②为纯化酵母菌,需要在培养基上接种菌种。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为根据甲图绘制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有条食物链。处于图乙中Ⅱ所代表营养级的生物有甲图中的。该群落中没有标出的生物类群是。
(2)鹰和狐不会获得兔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兔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用于。鹰增重1g,最多消耗草g。
(3)若大量捕猎第三营养级生物,则会导致,进而使草的种类和数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4)乙图中Ⅰ、Ⅱ、Ⅲ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
玉米是一种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正常植株为两性植株(A_B_,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不能长出雌花的为雄株(aaB__),植株的顶端长出的也是雌花的为雌株(A__bb或aabb),如下图所示。
(1)玉米有雄株和雌株的区别,在两性植株上有雄花和雌花之分。引起雄花和雌花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引起雄株和雌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若使杂交后代全为雄株,则选择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
(3)玉米中偶见6号三体植株(即6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玉米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l型(非常态),即配子含有两条6号染色体;一类是n型(常态),即配子含有一条6号染色体。n+l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作用产生子代,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①你认为6号三体玉米植株形成的原因是:在(卵细胞、精子、卵细胞或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减数第分裂时没有分开(其余分裂过程正常)导致出现异常配子所致。
②已知抗病基因B对感病基因b为完全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抗病正常玉米和感病三体玉米杂交得到F1,理论上,F1三体玉米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③选上述F1中的三体玉米自交得到F2,则F2中感病植株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