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螺是一种小的海洋动物,它们大量吸附于岩石、水草和码头桩基上,以吃海草和海藻为生。甲图表示某石质海滩的一个自然水坑中,滨螺与水坑中三种海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其种群密度,线上的数字表示滨螺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把水坑中的滨螺按一定比例捉住移出水坑,研究滨螺对水坑中的所有海藻种类的影响及单位时间内滨螺的密度增长量的变化,结果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如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则缺少的成分是 。
(2)调查滨螺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
(3)乙图中滨螺密度减少导致海藻种类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4)该水坑的滨螺的K值为 只/m2。
(5)当滨螺移走100只/m2(大约重200g)后,水坑中的乙藻最多增加 g。
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跨膜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乙丙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名称分别是甲 ;乙 ;丙 。
(2)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
(3)与丙相比,乙方式的相同之处是 。
(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哪种方式 ,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细胞是哪种方式 。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与高等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 、[ ] 、[ ] 。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是[ ] 。
(3)细胞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 ] 。
(4) 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5)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
(6)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的是[ ] 。
(7)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一起构成 。
(8)根据该细胞具有[ ] ,可以确定其属于真核细胞。
如图为人类甲遗传病(基因用A、a表示)和乙遗传病(基因用B、b表示)的家族系谱图,其中I-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I-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
下列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
(2)Ⅱ-4的基因型为 ,Ⅲ-2的基因型为 。
(3)若Ⅲ-1与Ⅲ-2结婚,生出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的概率为 。
(4)若Ⅲ-2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出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乙病患者,则该患者出现的原因最可能为 (填“父方”或“母方”)在 (时期)发生了异常。
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型为 。
(2)若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2紫花∶1红花∶1白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3)为鉴定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将该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
①杂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
②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确定的待测紫花亲本基因型有 、 和 。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
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 。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③基因型为 ,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