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图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乙图表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了化合物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元素: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内,物质E是____________。选用花生种子鉴定物质F时,若不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____;若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____。
(3)图乙中,化合物b对应图甲中物质____________ (填字母);若a为核糖,则化合物b构成的物质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中。
(4)若化合物b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在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____。
(7分)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最后出现在图中的⑦。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⑦最初在中合成,还要在、中经过加工。
⑵⑦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所需的大量能量是由[ ]供给的。因为该结构是
的主要场所。
⑶⑦的加工并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涉及生物膜的融合,这与有关。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通过以下一组材料,请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
材料一 1895年,英国的细胞生理学家Overton注意到脂溶性的化合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比水溶性的化合物快。
材料二 1925年,美国化学家Gorter、Grendel等人发现,红细胞膜所含的脂质若铺展成一个单分子层的话,其面积等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材料三 通过表面张力的试验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比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要小得多。有人在脂肪与水的模型中加入极少量的蛋白质,结果表面张力就降低了很多。
材料四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掺在一起的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结合。
(1)材料一说明;
(2)材料二说明;
(3)材料三说明;
(4)材料四可作为的典型例子。
下图A、B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_______是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因为它具有[ ]________,[ ]和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 ]等结构。图是动物细胞。
(2)线粒体是标号[ ],其功能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若此图示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若此图示为癌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要求填写两个)。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率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4)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以转化为糖类等物质,对以上现象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是(激素)。
(5)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H218O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基团)。
(6)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细胞从外界吞入颗粒物后形成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含有,能将颗粒物降解后排出。
(7)若上图为人的浆细胞,则其分泌物是,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结构发达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是否具有增殖能力?。
为什么?
(8)若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上图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