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内加入水量,并做好标记,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看到有白烟(成分为五氧化二磷固体)产生;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4)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
(5)小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大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一种):如红磷的量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丽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共6分)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①一定有______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1)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2)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
实验(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_______。
实验(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________元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
(4)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E、二氧化氮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介绍的三种金属Mg、Fe、Cu的金属活动性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Fe金属活动性比Mg强,
b:Mg金属活动性比Fe强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质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回答问题】(1)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
C.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D.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2)填写下表中的有关现象和结论:


Fe
Mg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放出气泡速度快
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原假设中_______不正确(填“a”、“b”、“ab”),理由___ ____;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②滴加
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②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