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8 g Na2O2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 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1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另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
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将Cu片放入浓H2SO4中 |
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
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 |
B |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Al(OH)3不溶于氢氧化钡溶液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 |
该溶液中含有Fe2+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该溶液中存在I-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
2X(g)+Y(g)Z(g) △H<0,反应经60s达到平衡并生成0.3 mol Z,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Y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05 mol/(L·s) |
B.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至20 L,则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
C.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至5L,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
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
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
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 |
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对常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c(CHCOO-)+c(OH-) |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加入,c(CH3COO-)降低 |
C.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1.0×10-11 mol/L |
D.与等体积pH =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
下列实验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溴水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Br2+H2O![]() |
B.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CaSO4 |
C.用饱和的NaOH热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 |
D.亚硫酸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