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脂肪和糖类部分元素含量,已知两者最终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根据图中有关数据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同质量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
B.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能量较多 |
C.同质量下,糖类比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 |
D.正常情况下,糖类是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 |
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与苏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最可能是()
DNA双链 |
|||
T |
G |
||
mRNA |
|||
tRNA |
A |
||
氨基酸 |
苏氨酸 |
A.TGA | B.UGA | C.ACU | D.UCU |
下列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A.高产青霉菌的培育 | 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获得 |
C.多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D.“猫叫综合征”的形成 |
下列生物中,遗传物质为RNA的是()
A.大肠杆菌 | B.大肠杆菌T2噬菌体 |
C.烟草花叶病毒 | D.烟草 |
未带标记的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 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 D.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重新组合为“杂合”病毒,然后分别感染寄主细胞,并对子代病毒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病毒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R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
4 |
与乙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