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重新组合为“杂合”病毒,然后分别感染寄主细胞,并对子代病毒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杂合”病毒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R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
4 |
与乙种一致
|
分析下面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
B.人体C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C |
C.正常情况下,人体内D的含量大于A+B+C |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 |
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曲线是
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构成染色体的),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 |
B.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C.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
D.若此温室为红色罩膜的大棚,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
植物受伤时会释放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基因,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后者可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
B.系统素能抑制植物细胞中蛋白酶基因的表达 |
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D.系统素的合成与核糖体、ATP直接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