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 |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
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 |
B.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 |
C.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
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在制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检测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 )
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 |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 |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
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