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②,木犀花③。
[注]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②酝藉:同“蕴藉”。③木犀花:通称桂花。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
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①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②: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①作者作此词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吕叔潜字虬,是作者的朋友。②姮娥:指月中的嫦娥。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龙”。 在这首词中,词人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全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指出其中一种表现手法并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杜甫曾写“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请结合全词内容回答:本词最后一句化用杜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父词
[宋]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你如何理解该词中的“渔父”形象?
结合词作下片对该词的景物描写手法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①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②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释:①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故云“绣面”。②宝鸭: 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③一面:指整个脸上。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义丰。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题目(本小题共2题,共11分)
鹧鸪天①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本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本词在写景方面手法丰富多样,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本词的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这首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你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