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外部的冲击
中国的回应
A
鸦片战争
开展“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C
甲午中日战争
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下列既属于“军机四卿”,又是“戊戌六君子”的是
① 谭嗣同② 刘光第③ 康广仁④ 杨深秀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产生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

维新变法运动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A.严重的民族危机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剧 D.社会矛盾的加剧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B.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C.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