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静安区一模试题)小敏来到实验室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实验,请按照要求答问题:
①实验台前有如下仪器和药品,请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1) ,B (2) 。
小敏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做制取氧气的实验,实验前她发现其中缺少一种药品,该药品名称是 (3) ;该反应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
②下表是小敏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及相关实验装置,其中 (5) (填字母序号)步骤中的实验装置有错误,改正的方法是 (6) 。
改正后进行实验,这些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7) (填字母序号)
| 实验 步骤 |
a.制备气体 |
b.收集气体 |
c.检查装置气密性 |
d.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
| 相关 实验 装置 |
![]() |
![]() |
![]() |
![]() |
③利用上述装置另选药品,也能完成二氧化碳气体制备,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8) 。
④下图甲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甲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
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甲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9) 。
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但它不与煤油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则:
(1)写出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2)在第二个实验中,钠也与水发生反应,但不发生燃烧,这是因为
(3)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金属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2)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中含有的酸是(写化学式)。
(3)长沙新奥燃气公司给用户输送的是天然气,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7分)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高锰酸钾(KMnO4)固体在加热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为锰酸钾(K2MnO4,可溶固体)、二氧化锰(难溶固体)和氧气。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中提纯锰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铜),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已知:CuO+H2 △Cu+H2O ;D1、D2、D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
①仪器C的大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仪器D1的作用是__________,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铜样品的纯度。若不连接D1,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③按照正确的仪器连接顺序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量,仪器D2的质量增加了1.8g,则仪器C大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应该减少__________g。
(5分)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A表示的一条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足量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再将该溶液升温至t2℃(溶剂不蒸发),升温后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3)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请说明提纯的原理_______________。
(4分)如图Ⅰ所示,吸滤瓶中放有适量的碎铁屑,分液漏斗中盛有稀硫酸,吸滤瓶的侧管口紧系一气球,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部分稀硫酸滴入吸滤瓶中,使其与铁屑反应。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Ⅱ所示)。试回答:
(1)反应过程中,观察到吸滤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球膨起前(Ⅰ)和气球膨起后(Ⅱ)相比较,整个装置的质量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①没有变化 ②有变化,前者质量大于后者 ③有变化,后者质量大于前者)。
(3)得出以上结论,你依据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