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小题。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各题。
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读“我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头地区
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几十年,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 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
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 ④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