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ΔH=-24.2 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ΔH=-57.3 kJ·mol-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
A.-69.4 kJ·mol-1 | B.-45.2 kJ·mol-1 |
C.+69.4 kJ·mol-1 | D.+45.2 kJ·mol-1 |
甲醛、C3H6O和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W,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W) /7 | B.3W/4 | C.6(1-W) /7 | D.12(1-W) /1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 |
B.银镜反应中醛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
C.甲醛、乙醛、丙醛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
D.醛类催化加氢后都能得到饱和一元醇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 |
制溴苯 |
B |
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混合 |
验证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备的Cu(OH) 2,加热 |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
D |
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浓溶液 |
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括号中的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甲醇、乙醇、乙醛、乙酸(银氨溶液) |
B.苯、苯酚水溶液、1-已烯、四氯化碳(溴水) |
C.乙烯、四氯化碳、苯(KMnO4酸性溶液) |
D.乙酸、甲酸甲酯、乙酸乙酯新制[Cu(OH)2悬浊液] |
油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7CH=CH(CH2)7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3O2 | B.油酸是乙酸的同系物 |
C.油酸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D.1mol油酸最多可与1mol甘油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