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
原因 |
结论 |
| A |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
苯和乙烯分子都含有碳碳双键 |
| B |
乙酸乙酯和乙烯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水反应 |
两者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 C |
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
两者所含的官能团相同 |
| D |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两者褪色的本质不相同 |
| A.r(Na)>r(Mg)>r(Al)>r(K) |
| B.r(K+)>r(Ca2+)>r(S2-)>r(Cl-) |
| C.r(Na)>r(K)>r(Ca)>r(Mg) |
| D.r(F-)>r(Na+)>r(Mg2+)>r(Al3+) |
| A.核电荷数 | B.电子层结构 |
| C.化学性质 | D.物理性质 |
| A.核外电子数 | B.最外层电子数 |
| C.核电荷数 | D.中子数 |
如下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漏斗颈内液面下降 |
| B.漏斗颈内液面上升 |
| C.向烧杯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不会生成白色沉淀 |
| D.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 |
已知AgI胶体粒子能吸附I-,在10 mL 0.01 mol·L-1溶液中滴入8~10滴0.01 mol· L-1 AgNO3溶液后,将溶液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没在蒸馏水中,隔一段时间后,水中含有的离子最多的是()
| A.H+、OH- | B.K+、I- | C.Ag+、![]() |
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