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席卷我国大部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雾霾天占全年一半,引起雾霾的PM2.5微细粒子包含(NH4)2SO4、NH4NO3、金属氧化物、有机颗粒物及扬尘等。
(1)有机颗粒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完全燃烧导致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s)+O2(g)=CO2(g) ΔH1=-94kJ·mol-1;
②C8H16(l)+12O2(g)=8CO2(g)+8H2O(l) ΔH2=-1124kJ·mol-1
③C8H16(l)+4O2=8C(g)+8H2O(l)ΔH3= kJ·mol-1
(2)纳米二氧化钛可光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若无水蒸气存在,三氯乙烯降解反应为:C2HCl3+2O2→2CO2+HCl+Cl2,若有足够量的降解后的尾气,实验室检验产物中有氯气的简单方法是: ;通过质谱仪发现还有多种副反物,其中之一为:,则该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 个峰。
已知:Cu(OH)2是二元弱碱;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
(3)在铜盐溶液中Cu2+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已知:25℃时,Ksp[Cu(OH)2]=2.0×10-20mol3/L3)
(4)电解Na2HPO3溶液可得到亚磷酸,装置如图(说明: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按要求填空:
I.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将符合要求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①CH3CH2CH2COOH
②
③
④
⑤
⑥
(1)芳香烃:,(2)酯:(3)酚:,(4)醛:,
II.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A)相同的物质,(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用A、B、C填空)
(1)2-甲基丁烷和丁烷,
(2)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
(3)对二甲苯和1,4—二甲苯,
(4)1-已烯和环已烷。
III.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该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该有机物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后,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I、根据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可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1)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CH3OH b.CH3CH2Cl c.CH3CH2OHd.
(2)下列化合物中,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II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1)甲苯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个.
(2)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__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甲苯,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1)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则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是高分子光阻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可能有_____种结构,写出其中不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填空:
(1)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的链烷烃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
(2)2,3﹣二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系统法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结构中有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4)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1mol该烃完全燃烧,需要标准状况下氧气___________升。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
②(CH3)2CHCH=CH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3-二甲基-4-乙基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烷烃:___________________;
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反应 |
大气固氮 N2 (g)+O2 (g) ![]() |
工业固氮 N2 (g)+3H2 (g) ![]() |
|||
温度/℃ |
27 |
2000 |
25[ |
400 |
450 |
K |
3.84×10-31 |
0.1 |
5×108 |
0.507 |
0.152 |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__________。
③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р1、р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______(填“A”或“B”);比较р1、р2的大小关系_______。
(3)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2N2(g)+6H2O(1)4NH3(g)+3O2(g),则其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 +O2(g)2H2O(l) △H=-571.6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