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中写出“她”已等候多时并写出切肤之寒的一个字是   ;诗中的“玉、水晶、秋月”暗示“她”具有   (填一个词)的品质,将思念的痛苦升华为美的境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4分)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2分)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中表现诗人仰望寥廓天宇,发现斗转星移,感到时光流转的诗句是
第三句中哪一个词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小题。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②蜩(tiáo):指蝉。③陂(bēi):池塘。④持:携带。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______ ____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感情的。
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韩愈的诗,完成下面题目。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两首诗中,都各有一句写到了“雪”,哪一句才是真写雪呢?
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年都未有芳华”的意思是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句中的“都”写出了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的心情。
B.《春雪》第三、四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却嫌”“故穿”采用比喻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
C.《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D.我们可以透过《晚春》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外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借助什么景物来表达这个字的?
下面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可是词人却苦闷、无奈,整天在失意痛苦中煎熬。
B.词的上片写看蕉,下片写听蕉,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进一步把愁引向深处。
C.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潇潇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