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净水的基本流程答题如下:
(1)在反应沉淀池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果在实验室里进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漏斗和玻璃棒。
(3)活性炭加入到吸附池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
(4)在清水池中投入的消毒剂,目前主要的是液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又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① 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②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用户在使用自来水的过程中要节约用水。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
B.工业用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4)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后 ,原因是 。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 和 (填序号)。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 “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会、否)__________成功,原因是 。
①1773年和1774年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②后经拉瓦锡确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③这就是我们现已熟知的氧气;④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⑤它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⑥但氧气能腐蚀钢铁等金属,使它们生锈;⑦少量氧气能微溶于水。其中叙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两句(填序号,下同);叙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两句。
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
(1)属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属于氧化物的是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一种 氧化,铁生锈是一种 氧化。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其目的是 ,待红磷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下列氮气的性质中,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
A.无色无味 | B.难溶于水 |
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D.不与红磷反应 |
(2)如果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可能是 .
(3)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