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
灯泡的功率(单位:W) |
|||||
20 |
50 |
75 |
100 |
200 |
300 |
|
0.1% |
3.4 |
16.0 |
28.2 |
40.5 |
56.5 |
56.5 |
0.03% |
2.3 |
11.2 |
19.8 |
27.6 |
27.5 |
27.5 |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为某植物在25 ℃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与c点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请在图中画出30 ℃时(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点的位置)。
最近科学家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一个耐热性基因“TR1”,该基因已通过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一)所示(对照实验在30℃进行),图(二)为植物A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温度超过℃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会受抑制;这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导入了TR1基因的是.
(2)图(二)中C、D(均为细胞器)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有何不同?C:
,D:.
(3)图(二)中的物质A是 ,物质A在C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的物质是.
(4)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原因是.
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预期的结果是: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_________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期。
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B、bch、bh、b。B基因对bch、bh、b为显性,bch基因对bh、b为显性,bh对b为显性。B基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毛皮颜色表现型 |
基因型 |
全色 |
B |
青旗拉 |
bch |
喜马拉扬 |
bh |
白化 |
bb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种,其中纯合体有种。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
(3)基因型为Bbch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中有全色兔和青旗兔,让子代中的全色兔与喜马拉扬杂合兔交配,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g)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g)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至少答两个)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的主题是: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真光合速率,并请注明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
(4)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2)气室中充入5% C0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 |
乙 |
丙 |
丁 |
|
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 |
√ |
√ |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
√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 |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