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
C.明代商人地位提高 |
D.“工商皆本”思想产生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很好地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③两者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天朝田亩制度》的有关规定,与农民的意愿相背离的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B.准许土地自由卖买 |
C.“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 | D.实行“圣库制度” |
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革命纲领 | B.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迫切愿望 |
C.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D.在当时得到实现 |
《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一切土地归天国所有 | B.按人口和亩产量平均分配土地 |
C.建立男营女营,实行军事化管理 | D.除口粮外剩余产品留归圣库 |
《资政新篇》中载 “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吾兄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玕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北伐失败 | B.天京变乱 | C.安庆失守 | D.天京陷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