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括( )
| 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
| 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
| C.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
| D.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 |
观察下图,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对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
|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
|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
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日:“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 A.南辕北辙 | B.大同小异 |
| C.水火不容 | D.大异小同 |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 A.圣人托梦 | B.内心自省 |
| C.行万里路 | D.读万卷书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