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下表所示:
| 序号 |
元素 |
结构及性质 |
| ① |
A |
A单质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 |
| ② |
B |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 |
| ③ |
C |
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
| ④ |
D |
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
| ⑤ |
E |
通常情况下,E没有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 |
| ⑥ |
F |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 |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①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水溶液显________________性,N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E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化学方程式表明这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B、D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以,若可以,试写出负极的电极方程式(若认为不行可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温度(t℃)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__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__________;
(3)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__________;
(1)FeCl3的水溶液显________(“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2)实验室配制FeCl3的溶液时,常将固体FeCl3先溶于_______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3)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
(4)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中盛碳酸氢钠溶液,其化学反应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l2S3为什么不能用Na2S溶液和AlCl3溶液制备(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1).工业合成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中的原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苏打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他们发生反应生成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溶液中存在NH4+的方法(用文字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Ⅰ.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
Ⅱ、25℃时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
| 物质 |
CaCO3 |
MgCO3 |
Ca(OH)2 |
Mg(OH)2 |
Fe (OH)3 |
| Ksp |
4.96×10-9 |
6.82×10-6 |
4.68×10-6 |
5.61×10-12 |
2.64×10-39 |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1)加入NaOH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 ___________;
(3)“母液”中除了含有Na+、CO32-外,还含有_________等离子。
(4)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母液”沿流程中虚线所示进行循环使用。请你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否可行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H=+532.36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H=+473.63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5℃,浓度都是1mol•L-1的四种正盐溶液,其pH情况如下:
| AX |
BX |
AY |
BY |
| pH=7,c(X-)=1mol/L |
pH=4 |
pH=6 |
(1)AY溶液pH__________7(填“>”、“<”或“=”);
(2)将等浓度的HX、HY稀释相同的倍数,溶液的pH变化幅度:HX__________HY;若将等体积、等 pH的AOH、BOH溶液在稀释时pH均下降2,则加水量:AOH________BOH(均填“>”、“<”或“=”);
(3)在BX溶液中:c(B+)+c(H+)-c(OH-)=_______mol/L;
在AY溶液中:c(A+)-c(Y-)=_________(用一项表示)=_________(用两项表示);
(4)A2Z的水解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