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
|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
| 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
|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
| 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
下图是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
| 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 |
| 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
| 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
| 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
|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为解决运费高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市易法 | B.免役法 | C.均输法 | D.农田水利法 |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