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发光细菌,对海水是否受到重金属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可以进行生物监测。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一)实验原理:生活在海洋中的发光细菌,当海水受到重金属污染时,其代谢会受到影响,导致发光受到抑制,其抑制的程度可用抑光率(发光被抑制的百分率)来表示。
(二)实验材料及器具:发光细菌悬液、受重金属污染的海水水样、3%NaCl溶液、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细菌发光强度)、试管等。
(三)实验步骤:
(1)按下表配制各组溶液:
(2)完善实验步骤:1号试管中应加入:3%NaCl溶液、海水水样、发光细菌悬液分别为 、 、 mL。
(3)各试管摇匀,培养15min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4)记录 。
(四)实验结果处理:
(1)计算相对抑光率。按照公式:相对抑光率=
计算各组相对抑光率。
(2)假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名称是 ,纵坐标名称是 。
(3)根据坐标图,填写表格如下:
(五)结论:
根据表格所示的假设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海水水样 。
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序号)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3)假如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变化是____________c和e的变化是。
(4)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移向__________________。
(5)b物质是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从图中可见A特有的细胞器是[ ]。若B是蓝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则只有[ ]。
(2)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除了⑥⑩外还有
(填名称),观察活细胞中的⑥常用的染色剂是。
(3)在A、B两部分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存在差异的细胞器是[ ]。A细胞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和[ ]。
(4)A细胞若为癌细胞,同正常细胞相比,除了能无限增殖外,其结构[5]上的
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导致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5)图B如果是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细胞器为[ ],与其分裂增殖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 ]。
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加工、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二)材料用具:略
(三)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请改正上述方法步骤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之处:
。
(2)实验中选用三组兔子而不是只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
。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为下图中的。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抑制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
的分泌,则兔子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和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该生态系统中,食虫鸟属于消费者,兔处于第 营养级。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该食物网中未体现的成分是 。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已知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1号和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1号和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1号和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