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②停针线:古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
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感情?请简要分析。
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从修辞的角度对“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一句进行赏析。
词的最后两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句表达什么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吴文英
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乘鸾归后,生绡净翦,一片冰云。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
注:吴文英:南宋词人。陈藏一:陈郁,字仲文,号藏一,作者词友。秋痕:香痕;乘鸾:喻求得佳偶,或谓女子升仙。生绡:生丝织成的薄绸。孤山,为北宋林逋先生隐居处。水清月冷,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
词的上片写词的主人,请从意象分析的角度,赏析主人及其特点。
下片借扇中图画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送徐兴公还家
[明]谢肇淛
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注]①谢肇淛,明后期著名诗人,福建人,长期在外做官。徐兴公,明后期诗人,福建人。②寒鸥约:指与鸥鸟订立的盟约,喻指退隐。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此诗是“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为友人《栀子花图》所题诗作。
简要分析“一钩新月风牵影”中“牵”字使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栀子花的?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诗歌颔联“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诗人为什么认为人应当及时行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