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三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胡适文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为例,说明近现代欧洲的“科学之兴”。
(2)材料一中的“人权”是指什么?它与“科学”是什么关系?
(3)材料二、三中的“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有何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
长江流域历史悠久,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
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4、8、28、40
材料二 ……工厂内迁前后历时3年多,到1940年基本结束。其迁移的先后顺序,首为“国防上即可利用者”,次为“现在民生必需者”,再次为“不属以上两种而可藉培植工业中心者”,最后是“保全资源免资敌用者”。,到1940年底,经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厂矿共约450家,机件共约重12万吨,随厂矿人口约10万余人,其中技术工人1.2万多人。内迁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迭1214家,国民政府也加强了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建设,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农业方面,通过建立农业金融网,推广农业改良、督促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一李沛成《云贵川工农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说明长江流域人口密度变化情况及呈现出的经济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合作、交流、责任、义务,是当今观察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国际形象或地位时使用较为频繁的词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来……①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竟皆衣胡服。②故有范阳胡之乱(注:指安史之乱),兆于此矣。”
——《旧唐书·舆服志》
材料二 1 9世纪末,欧洲人深信,上帝创造了不同的人。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挥劳动,能指导宽背、低能的劣等种族的发展,因而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在印度,他们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被称为“恩主”。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用近视的眼光、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自我中心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也就不足为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33年夏天,全球66国的代表团聚集伦敦,召开了被舆论界指为自凡尔赛和会后最重要最大型的国际会议——“伦敦国际经济会议,,( 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社会舆论敦促与会者务必使其不得失败,因为“文明世界站在十字路口”。
结果则出乎举世的期待与预料。英国力图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而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苏联建议“世界各国之间,尤其是各大国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不受各国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限制。”但未获得支持。7月3日,罗斯福申明美国不参与任何有关货币稳定协议,间接导致会议失败。
会后,国际贸易和关税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不仅延长了“大危机”,而且还延长了危机过后的萧条阶段。
——关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卷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胡”在《辞海》里有如下两种含义:“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泛指来自外国或外族的(东西)”。依释,例举“胡”在唐朝的具体表现。材料中①、②哪一句属于事实叙述,哪一句属于历史评价? 依据材料指出唐时“胡风”盛行的积极影响。
(2)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比喻的是哪国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白人责任” 的观点。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社会舆论对伦敦国际经济会议寄予厚望的理由。依据材料概括导致会议失败的因素。
(4)据材料四并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就当今重大的国际问题如安全、气候、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材料一吐谷浑曾是我国西北地区颇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对其记载史书和实物证据都所见不多……1996年在青海都兰县发掘的唐初期的吐谷浑古墓群中,出土了马、牛等700多具动物遗骸、皮靴、古藏文蒙古文木片、金饰、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粮食和大量来自中原和中西亚制造的丝绸,也是唐代丝织品一次难得的集中发现。文物的出土证明,从西宁经都兰,穿越柴达木盆地至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段重要干线。
一一摘自《神鹰怀抱的古王陵》
材料二新疆社会发展变化一览表
(1)据材料概括,唐初期吐谷浑民族的社会生活发展的主要体现。概括墓葬群的发现具有怎样的史学价值?
(2)据表格数据的变化,分析近30年来新疆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32分)古往今来,民生问题的解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荆公初执政,即分遣诸路常平官吏专领农田水利,吏民能知土地种植之法,陂塘圩土旱提堰沟洫利害都皆得自言,行之有效,随功利大小酬赏。……”
——梁启超
材料二、1949年10月15日,物价涨风果然再起。……在中財委统一部署下,各地一致行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双管齐下,一面筹措掌握物资,择机抛出;一面几路进军收紧银根;征收税款,收激公债款,要求资本家按时发放工资而且不准关厂;公家的钱只能存放国家银行,不得向私营银行和私营企业贷款。……各地市场从1949年11月25日起趋向稳定。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亊件的回頋》
材料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只要我们明智而勇敢地对待它,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资料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经济总值的60%以上。……我国的第三产业的产值仅占到国民经济总值的40%。
全国政协厉以宁委员谈到有关“十二五”规划将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 ,对就业产生影响的问题时,他认为,……首先是产业结构要调整,因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了,我们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就业。在民营经济方面要加大发展,因为能够吸收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是民营经济。另外,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微型企业。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出现物价猛涨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特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 据材料三,罗斯福总统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哪些措施?(4分)有何作用?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2分)厉以宁委员为增加就业提出了哪些方案?
(5) 就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分
(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选择其中的一幅,简要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事实。(2分)
(2)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2分)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6分)
(3)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