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
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
汉代,农耕生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②曲柄锄和大镰出现 ③一牛挽犁耕作方式出现 ④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根据下面三幅图片,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农民除交纳田赋外,不存在其他赋税 ②封建社会的农民必须交纳赋税
③古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④土地高度集中是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 B.土地兼并严重 |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
1930年,武汉蔡明伟夫妇创办小吃店“蔡林记”,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武汉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蔡林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蔡明伟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有可能是
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
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