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伤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ν=8.1×1014 Hz.
(1)他设计的这种“增反膜”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2)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3)以下有关薄膜干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B.如果薄膜的厚度不同,产生的干涉条纹一定不平行 |
C.干涉条纹一定是彩色的 |
D.利用薄膜干涉也可以“增透” |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P、Q,在木板的左端各有一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a和b,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a和b分别施加水平恒力F1和F2,使它们向右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P、Q的速度分别为v1、v2,物块P、Q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s1、s2。已知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F1=F2、m1>m2,则V1<V2、S1<S2 |
B.若F1=F2、m1<m2,则![]() |
C.若F1 > F2、m1=m2,则![]() ![]() |
D.若F1 < F2、m1=m2,则![]() ![]() |
从离地H高处自由释放小球a,同时在地面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0>![]() |
B.若v0<![]() |
C.若v0=![]() |
D.若v0=![]() |
半径R=4cm的圆盘可绕圆心O水平转动,其边缘有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若物块随圆盘一起从静止开始加速转动,其向心加速度与时间满足a0=t2,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则:( )
A.2s末圆盘的线速度大小为0.4m/s |
B.2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 |
C.物块绕完第一圈的时间约为1.88s |
D.物块随圆盘一起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5m/s |
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
B.物体的质量为3 kg |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 5 N/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