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小题。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正确的是( )
| A.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
| 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
| C.环境污染使它发展变慢 |
| 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
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展速度加快 |
| B.现代城市发展沿运河伸展 |
|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
| D.历史上城市形态是多方向发展 |
图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 |
| B.人口老龄化 |
| C.就业压力加大 |
| D.劳动力成本下降 |
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14—16题。
| 径流带 |
降水量(毫米) |
径流深度(毫米) |
蒸发量(毫米) |
径流系数(%) |
| A |
<200 |
<10 |
<200 |
<10 |
| B |
200—400 |
10—50 |
200—300 |
10—20 |
| 过渡带 |
400—800 |
50—300 |
300—400 |
20—40 |
| C |
800—1600 |
300—900 |
400—700 |
40—60 |
| D |
>1600 |
>900 |
>700 |
>60 |
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
| 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
|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
|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
读石化工业和水泥工业布局与区域生产条件比较表,回答12-13题:
| 区位条件 |
石化工业 |
水泥工业 |
||
| 布局要求 |
某区域条件 |
布局要求 |
某区域条件 |
|
| 资源 |
3 |
差 |
1 |
差 |
| 劳动力 |
3 |
良 |
3 |
良 |
| 工厂用地 |
2 |
优 |
2 |
优 |
| 燃料 |
3 |
良 |
2 |
差 |
| 运输条件 |
2 |
优 |
2 |
良 |
| 市场位置 |
1 |
良 |
1 |
良 |
| 批发业 |
2 |
差 |
2 |
良 |
| 用水 |
2 |
优 |
3 |
优 |
| 税收 |
3 |
优 |
3 |
优 |
(注:表中数字代表区位因素重要程度,1—指向性要求;2—重要要求;3—般要求)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虽然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但下列区位因素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 A.用地 | B.用水 | C.税收 | D.运输 |
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需要优先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 A.建立批发市场 |
| B.跨区域调配资源 |
| C.引进劳动力 |
| D.建立发电厂 |
该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回答10-11题。
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
| A.市场和交通 | B.资源和市场 | C.市场和科技 | D.资源和能源 |
b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是()
| A.科技和资源 | B.交通和市场 | C.交通和科技 | D.市场和科技 |
左图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右图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8-9题。
右图反映的地区最可能是左图中的()
| A.M | B.L | C.N | D.P |
左图中,等地租线沿虚线向外凸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 B.交通 | C.人口密度 | D.建筑物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