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内藤湖南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毕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B.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C.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D.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宗法制 B.汉代内外朝制
C.元代军机处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三司使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