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第ⅥA族 | B.A不能溶解于B中 |
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
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如图装置(I)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放电、充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K2S4+3KI。装置(II)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电极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闭合K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
B.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为:3I--2e-=I3- |
C.电极X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12↑ |
D.当有0.1mol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 |
常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醋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时,所加醋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 |
B.pH<7时,溶液中c(CH3COO-)>c(Na+) |
C.7<pH<13时,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
D.继续滴加0.1mol·L-1醋酸溶液,溶液pH可以变为1 |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至实验目的或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某实验得到热化学方程式: S(l)+O2(g)=SO2(g);ΔH=-293.23kJ/mol |
1molSO2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硫和1mol氧气的键能之和 |
B |
C2H5Br与NaOH溶液混合充分振荡,再加入AgNO3溶液 |
检验C2H5Br中的溴元素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D |
将少量某物质滴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有红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物质一定是醛 |
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