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为两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A2B3 B.BA2 C.AB4 D.B3A2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煤油中 |
B.用棕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 |
C.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
D.向盛放氯化亚铁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少量铁粉 |
下列环境污染与其产生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 |
B |
C |
D |
|
环境污染 |
![]() 白色污染 |
![]() |
![]() |
![]() |
产生原因 |
生活污水的排放 |
汽车尾气的排放 |
氟利昂的使用 |
煤的直接燃烧 |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物质发生反应:3X(g) Y(g) + Z(g)△H<0,反应一段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 |
0 |
5 |
15 |
17 |
20 |
X的浓度(mol·L-1) |
1.0 |
0.4 |
0.4 |
0.7 |
0.7 |
A.0~5 min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1·min-1
B.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为0.625
C.15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
D.从初始到18 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
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
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1L pH=3的盐酸和醋酸能消耗等质量的镁粉 |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将增大 |
C.V1L pH=12的NaOH溶液与V2L pH=2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
D.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Na+和CO32―离子浓度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