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于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它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状态属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处,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纸币 “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毛 C.棉 D.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