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 )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
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
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
朱元璋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基于这种认识,他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设三省分解丞相的权力 | B.收回军权削弱丞相的权力 |
C.废除丞相制度 | D.设殿阁大学士牵制丞相的权力 |
《元史》: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唐朝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判断这位官员生活在
A.西周 | B.战国 | C.秦朝 | D.东汉 |
秦朝开创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 B.太尉 | C.御史大夫 | D.尚书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