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光明日报》连续报道钱伟长、傅鹰等10位首都著名学者的采访谈话。钱伟长说:“它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的道路。”傅鹰认为:“没有它,思想就会僵化,何谈科学发展。”他们谈话围绕的主题是 ( )
| A.社会主义改造 |
| B.中共八大召开 |
| C.“双百”方针 |
|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某中学生读了下面的漫画后得出以下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
| B.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 |
| C.表明当时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 |
| D.一五计划全面展开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 A.实施“一五”计划 | B.组织人民公社 |
| C.进行三大改造 | D.发动“大跃进” |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
|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
腾讯网曾发起《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网友评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
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有力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义和团失败,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据此,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新旧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晚清社会受工业文明的冲击 |
| B.中国民族工业一定程度推动近代人民的出行生活新变化 |
| C.近代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 |
| D.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