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A.货币一体化 | B.国家一体化 | C.经济一体化 | D.军队一体化 |
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
时间 |
战争影响 |
|
A |
鸦片战争 |
1840-1842年 |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1860年 |
圆明园遭到破坏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1895年 |
清政府被迫开放南京、苏州等地为商埠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1901年 |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三省六部 | B.元朝设中书省 |
C.明朝废除宰相制 | D.清朝设军机处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著名学者柏杨认为,“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其中“权威性的规范”主要指的是
A.三公九卿制度 | B.分封制度 |
C.行省制度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
C.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