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材料一、二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
(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实现社会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右图为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百日维新”和义和团的失败清楚地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唯一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1911年爆发这一革命,它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以共和政体来取代。
——摘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革命具体指的是?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什么运动?
(4)根据四则材料,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礼节变化
叩头
鞠躬、握手
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①②
(1)据图①回答:图中的铁路工程师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__。
(2)图②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_(城市)的租界使用。
(3)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2分)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14分)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原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引发中日冲突。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1)材料中“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日方占领的背景是什么?(包括时间、事件及条约,6分)
(2)近代卢沟桥之所以世人皆知,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4分)
(3)为什么文中说“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12月17日《桂林日报》
请回答:
(1)“陕变”指张学良与________发起的________,该事件发生于________年。(6分)
(2)结合材料,分析张学良他们为何有此行动?(4分)
(3)中共对这次事变的态度是怎样的?(4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反攻距今已60多年了,通过下列图片让我们回顾历史,珍惜现在。结合图片,回答。

图1人们参观三大战役纪念馆图2北平人民庆祝解放
(1)图l所说的三大战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役的成果。
(2)结合图1、2反映的史实,请你谈谈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