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过多的胆固醇可以调节相关反应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含量。下图甲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图乙表示LDL受体蛋白合成过程。请分析并回答:
(1)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 。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 方式进入细胞。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 ,也可以 ,还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以调节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 。
(3)与图乙过程有关的RNA种类有哪些? ;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细胞中 (细胞器)的形成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乙中结构⑥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填选项代号)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染色体 D.烟草花叶病毒
(5)若要改造LDL受体蛋白分子,将图乙结构⑦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编码LDL受体蛋白的基因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具体的碱基变化是:
生态专家把某一废弃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并对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该新型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香莲、芦蒿、多种藻类、水草,还有多种鱼类、虫类,塘边建有猪舍和蘑菇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
(2)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必需遵循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试从鱼塘的环境承载力与放养鱼类的种类分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遵循了和原理。改造后的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增多,食物网变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从人工栽培的鲜蘑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肝炎有明显疗效,但含量低,成本高,难以大量应用,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在获得该目的基因后,通过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大量扩增,再利用酶、酶和运载体等作为基本工具,通过一定的手段构建,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实现了高效表达。
豌豆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子叶绿色(y,突变型) 是一对相对性状。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突变型豌豆的子叶始终为绿色。
(1)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Y蛋白和 y蛋白,翻译场所是细胞的。
(2)下图1表示Y蛋白和 y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据图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和。进一步研究发现,Y蛋白和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填图中编号)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
(3)豌豆另一对相对性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和。
②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若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癌细胞的研究迫不及待。下面甲图示培养皿中癌细胞与正常分化细胞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情况,乙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填图中字母)培养皿里的为正常细胞,这可以从贴壁细胞出现现象来判断。
(2)乙图中,①过程葡萄糖进入癌细胞需要细胞膜上的协助。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而合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发现,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十倍。这是因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为,其中过程(填乙图中编号)明显增强。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4)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激活,进而控制酶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导致癌细胞的代谢异常。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过程(填图乙中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14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F1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种,数量比为。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