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生态环境,某地实施了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并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单位是kg/hm2。
(1)人工播种牧草改变了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使其营养结构趋向于 ,该过程被称为 演替。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做到 (回答一点即可)。
(2)白三叶和鸭茅的植株高度有明显差别,表明草原群落具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放牧强度增大,对 的生长有利。
(3)在轻度放牧时,假设该草原植物固定的总生物量是l8 000 kg/hm2,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流人分解者的量是4800 kg/hm2,则能量在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牧区规定放牧1只羊需28亩草原对应,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不同草原类型适宜的放牧强度不同。右图表示某草原放牧强度对山羊个体增重以及单位面积内山羊群体增重的影响,则最佳放牧强度应控制在 (只羊/hm2)水平。
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2)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Ⅰ2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4)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下图曲线表示某种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数量变化。⑤阶段细胞核DNA数为________。
(2)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
(3)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 、_____,⑤所处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
(4)与正常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染色体数减半的是________。
下面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其化学元素组成是________。
(2)DNA是________空间结构,2 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原则,该分子复制时所需的直接能量物质是。
(4)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_________。该DNA分子中A+G/T+C应为_________。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 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 中存在3 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 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 中 ATP 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 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图1~3 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写出3 项)。
下图中a、b、c、d为细胞器.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可合成物质
X。请据图回答:
(l)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观察c需用到染色剂______________。
(2)在图示过程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c中的酶有多种,他们的分子结构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含有该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蓝藻细胞中也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若X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则分泌该物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若物质
X可在下丘脑与垂体细胞间传递信息,且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则物质
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