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作题(10分 )【自然灾害】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写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
(2)分析说明A处分布有北温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图17)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
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人口规模最小的一地,并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
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
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

该图分别是“山西省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和“山西地貌书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山西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水文观测发现,图示河流下游近些年来含沙量比前期多年平均值有所减小,推测可能的原因。
据图判断该省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分析该区域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