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 B.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能放出xkJ的能量 |
| C.断裂2mol A—B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 |
| D.2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mol B2的总能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1·L–1,若a<7时,则该溶液可能为NaHSO4溶液 |
| B.常温下,中和同体积、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硫酸)>V(盐酸)=V(醋酸) |
| C.25℃时,已知Ka(CH3COOH)=1.7×10-5mo1·L–1、Ka(C6H5OH) =1.0×10-10mo1·L–1、 Ka1(H2CO3) = 4.2×10-7mo1·L–1 、Ka2(H2CO3) =5.6×10-11mo1·L–1pH相等的①CH3COONa ②C6H5ONa 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②<③<① |
| D.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SO4)>Ksp(BaCO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2-甲基-3,5-二乙基己烷 |
| B.用Na2CO3溶液能区分CH3COOH、CH3CH2OH、苯、硝基苯四种物质 |
|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
| D.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增加 |
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
|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
| C.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
| D.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 |
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X、M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 |
| B.Z、W、M的氧化物均可做耐高温材料 |
| C.Z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 D.Z、W、M的单质均能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但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
| B.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先用稀硫酸进行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进行检验 |
| C.为了加快过滤速度以及得到较干燥的硅酸白色胶状沉淀可以采用抽滤的方法 |
| D.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固定相中分配的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