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的反应:N2+3H22NH3,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75 mol·L-1·min-1 |
D.10~12 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0.25mol·L-1·min-1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溴化钠溶液(NaI) |
新制氯水、CCl4 |
萃取、分液 |
B |
氯化铵溶液(FeCl3)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C |
二氧化碳(CO) |
氧化铜粉末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D |
碳酸钠(偏铝酸钠) |
盐酸 |
过滤 |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 H2SO4溶液 |
B.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
C.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 |
D.漂白粉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
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