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H2O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发出红光,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热量 |
B.1mol H2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放出180kJ热量,则键能(E)的关系为E(H—H)=180kJ+2E(H—Cl)-E(Cl—Cl) |
C.干燥的碘粉与铝粉混合无明显现象,滴上一滴水会冉冉升起紫色的碘蒸气,最后得到白色AlI3。说明碘和铝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D.精确实验测得H2O在常温下也能微弱电离:H2OH++OH-,该过程是放热过程 |
1 L丙烷与x L O2混合点燃,丙烷完全反应后,生成混合气体体积为a L(气体体积均在120℃、1.01×105 Pa压强下)。将a L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碱石灰后,测得剩余气体体积为b L。若a-b=6,则x的值为()
A.4 | B.4.5 | C.5.5 | D.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烷烃,彼此都是同系物 |
B.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
D.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①②③④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③④ | D.只有①②③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和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
B.符合通式CnH2n+2(n≥1)的物质均属于烷烃 |
C.丁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 |
D.等质量的丙烷和丁烷完全燃烧时,后者耗氧量大 |
25℃时某气态烃与O2混合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25℃,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再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该烃的化学式为()
A.CH4 | B.C2H6 | C.C3H8 | D.C4H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