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
| B.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 |
| C.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人出身 |
| D.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
|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
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沉没。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产自中国的可能有:()
①茶叶②丝绸③鸦片④五彩瓷⑤咖啡
|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④ |
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应是
| A.齐桓公 | B.唐太宗 |
| C.孝文帝 | D.汉武帝 |
《唐全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 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
| 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 D.政府鼓励高官商业活动. |
《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这主要反映了:()
| A.沉重的徭役、兵役 | B.佛教教义对人们的影响 |
| C.繁苛的赋税负担 | D.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