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示是蒋孟引在《英国史》中统计的1835年全英国棉纺织业中从业工人人数及比例表中统计数字最能说明( )。
|
总人数 |
占全部纺织工人的比例 |
18岁以下的童工 |
5万人 |
43% |
女工 |
19万人 |
53% |
A.英国的棉纺织业呈现出衰落趋势
B.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
D.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的一个情节:在西柏坡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 B.实现挺进中原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特殊国情 | B.共产国际指示 | C.苏俄革命经验 | D.马列主义 |
(《忆秦娥·娄山关》1935.2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进军井冈山,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是因为在这里
A.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 |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D.扭转了党的“左”倾错误 |
小明外出旅游,导游介绍某地:是大革命后中共最早反击的地方,也是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该地是
A.遵义 | B.上海 | C.南昌 | D.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