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暑假,某高校学生小李回到家乡一西部某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李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几年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于是收集了一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料: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材料二 小李调研期间正值某村村委会换届,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委托小李起草一份村民自治章程,以下是小李撰写的《自治章程》草案(节选)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请你对《章程(草案)》中的上述条款进行评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对参与政治生活有了更高的热情。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一条倡议,并说出其理论依据。
倡议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对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
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倡议二: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
城市与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某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以人为核心,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村镇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之地,受到市民普遍好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该市城镇化建设思路的正确性。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沿线国家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回应。该经济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东边牵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这条大走廊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存在一个“经济凹陷带”,该区域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使整个经济带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谈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学生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