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_____值。
(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二氧化氮( )是一种有害气体,家用燃气是住宅室内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为减轻燃气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相关研究如下。
(1)在抽油烟机关闭和卧室门打开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使用燃气灶烹饪时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如下图1和图2。结果表明:在燃气灶打开1小时内,厨房和卧室的二氧化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关闭燃气灶后的4小时内二氧化氮浓度虽逐渐降低,但仍____(填“高”或“低”)于我国GB3095-2012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
(2)如下图3,二氧化氮依次经③→①→_______→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填下图4中字母),然后进一步经体循环被送至全身各处。
(3)为保障健康,在使用燃气灶时应同时采取哪些措施?______(列出2条)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桶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垃圾分类标志,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践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喝完的易拉罐金属瓶应该丢进___(填数字)垃圾桶中。
(2)其他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其中焚烧法是将垃圾高温焚烧,使其变为渣滓和灰烬,释放的热能可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会导致___增强。
(3)为了探究细菌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取混合均匀的相同厨余垃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其中A、B、C、D四组垃圾量相同,实验中所接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只有A组的垃圾腐烂了。
①细菌是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实验中“接种”是将少量细菌转移到___上的过程。
②本实验共可以形成___组对照实验,则表中“?”处应填入___。
③以“有无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___(填字母)。
④A组与C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论是___。
某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制作了四个装置,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加入等量的相应物质,进行搅拌,并在瓶口处套上相同大小的挤瘪的气球,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四个装置中最有可能出现如图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___装置。
(2)若探究温度对酵母菌发酵作用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3)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直观感受到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馒头或面包,我们还可以利用___________制作酸奶。
下面是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三套实验装置(甲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乙装置和丙装置中A瓶内都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内都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A瓶内的温度计示数升高,B瓶内的温度计示数不变。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____________。
(3)丙装置中A瓶中燃烧的蜡烛立刻熄灭,B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说明A瓶中____________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的气泡,是由于图中__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的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2)图中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以利于更清晰地观察细胞核。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向左移动临时装片,则物像向____________移动。
(4)下列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观察根尖的结构;
②观察桃花子房里的胚珠;
③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④观察叶片的结构;
⑤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