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在 [  ]中填数字,在  上填文字,数字与文字全对才给分)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C,D的物质分别是:A:          ,B:           
(2)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和[  ]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4)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      
(5)K+、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  ___   、  ____
(6)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7)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8)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              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
(2)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将发生的变化是
该激素是由图中的分泌的。
(3)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请列举另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大兴安岭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和物质循环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一中哪一阶段时间内种群的变化最大?  (填写字母序号)。
a.A→B  b.A→C
c.B-C  d.无明显差别
(2)图一中红松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通常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3)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填写字母序号)。
a.空间 b.营养 c.迁移 d.季节变化 e.人为改变环境
(4)图二可以表示   (至少写出三种)等元素的循环。其中A过程代表 ,B过程代表 ,如果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表示不同的成分,它们分别是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⑴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名称是

⑵神经系统可以调控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也能够影响神经系统,请列举一种能够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激素
⑶图示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⑷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5-7天内的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②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试回答如下问题:
①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_________,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②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至少写出一种)分解成多肽。
③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初次””再次”)服用初乳时。

左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通过设计实验来完成下列判断:
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
(4)在传出神经上离骨骼肌5毫米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传出神经上离骨骼肌50毫米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毫米/毫秒。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 6 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 24h 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 6 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号装置,
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 5 号和 6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