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 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 。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 酶催化mRNA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 光照,给予乙组 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 并测量 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资源、工业原料及适宜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1)生物多样性除了遗传多样性,还包括。
(2)目前,从分子水平上检测种内、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另一个方法是测定不同亚种、不同种群的,这种方法十分可靠,但工作量十分巨大。
(3)若某昆虫种群中长翅纯合体556个,长翅杂合体520个,短翅个体124个。则该昆虫种群中短翅基因的频率为。基因的频率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使其改变的原因很多,其中以居首位。
(4)某小组同学对校园东南角的A地和西北角的B地两处进行了物种丰富度调查,并得到相应数据如下:
A地 |
B地 |
||
物种(编号) |
个体数 |
物种(编号) |
个体数 |
甲 |
5 |
甲 |
10 |
乙 |
10 |
乙 |
8 |
丙 |
13 |
丙 |
12 |
丁 |
2 |
若物种丰富度指数公式为:根据得到的调查数据从理论上分析,该校园两处相比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国的大熊猫、华南虎等野生数量极少,已成为濒危物种。地球上5%~2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物种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A、B、C表示三种体液,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上图A、B、C、D中属于内环境的是。
(2)如果①为淀粉,其分解形成②经过A的运输,可到达身体的各组织细胞。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了③→②的转换,则③表示,这一过程由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激素)参与调节。
(3)如果①为脂类食物,②是胆固醇。②在血液中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两种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并运输。人体将体内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肾脏排水功能障碍会引起水潴留,此时C处的电解质浓度变化是_________,而B处的渗透压比C处___________(高/低),水分向_________转移。
(5)当______(填字母)处的渗透压升高时,会引起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下图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用密闭容器中实际测得的每小时释放氧气量表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表格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氧气消耗量表示)与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呼吸速率(mg/h) |
0.10 |
0.25 |
0.50 |
0.70 |
0.75 |
0.55 |
(1)甲图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2(klx)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
(2)从甲图可见,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若外界环境中CO2的浓度保持不变,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其内在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受限制。
(3)乙图中A、B点表示在光照强度为L2(klx),37℃和50℃时的光合速率。请根据图甲提供的数据,在乙图中绘出光照强度L2(klx)的状态下,该植物随温度变化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乙图中A→B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条件下,用L2(klx)强度的光连续照射10小时,该植物合成的葡萄糖约为_____mg。(保留2位小数)
(5)10℃条件下连续12小时给予L2(klx)光照,再转入30℃条件下连续8小时的黑暗处理,则该植物20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mg。
右图为实验鼠肝脏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如果能连续分裂,则处于细胞周期的期。该时期[11] 上主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在[4]内合成的一种单链状物质经过[6]上的孔进入细胞质[2],这种物质的名称是。[9]倍增后分开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期。
(2)在[2]内注射用H标记的亮氨酸,137min后在[1]外检测到了含有
H的蛋白质,简述
H标记的亮氨酸所经过的细胞结构(用图中数字和短线表示):2-。含有
H的蛋白质经过[1]的过程与细胞膜的什么结构特点有关?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核内的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将不能正确进行?_____(填编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2004年底的东南亚海啸中,有巨大的人员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杂交技术就能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1)人体DNA的主要载体是,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核的DNA分子中(A+T)/(G+C)相同的原因是
(2)若已知DNA的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ATGG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较多的DNA样品,这可以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复制所用的原料均为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配对情况,A、B、C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
A组 |
B组 |
C组 |
|
尸体中的DNA碱基序列 |
ACTGACGGTT |
GGCTTATCGA |
GCAATCGTGC |
家属提供的DNA碱基序列 |
TGACTGCCAA |
CCGAATAGCT |
CGGTAAGAT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