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材料二:“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而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阅读材料二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广东GDP与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材料二:广东地区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  
材料三:2002~2006年广东省消费率情况(左图)  
   注: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代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世界平均稳定在77%~79%。2006年广东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37%,全国是39.2%。  
(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2)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广东省GDP由2002年的135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突破3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5%,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提高到1/8,折合美元将超过台湾地区。这是广东在1998年GDP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之后,又朝着赶超“亚洲四小龙”迈出了坚实一步。  
材料二: 2007年12月25日 至26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讲话中表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他就此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克服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第二,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第三,克服“以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请根据《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哲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广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2009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对中国的外部需求的急剧减少,中国要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要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的原因。

“和谐世界”是中国领导人在新形势下对国际关系理想状态的高度概括,各国和谐相处是和谐世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是和平共处概念的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依据。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图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开辟"第二曲线"的问题。当前,中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GDP增长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中央政府需要有效制约地方政府的行为。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中央政府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政治学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